macd指標是股市主要技術指標之一,但不是唯一;macd指標對分析股票走勢行情會有幫助,但不會絕對準確無誤;macd指標與其他技術指標配合使用、綜合分析對股票走勢行情的準確度會更高。比如macd指標處于零軸、由綠變紅;KAJ指標金叉上穿;成交量同比放大增加約三分之一以上,股票反彈向上的概率偏大。
在K線圖下圖中點擊MACD就可以看到,MACD是根據移動平均線的優點所發展出來的技術工具。MACD吸收了移動平均線的優點。運用移動平均線判斷買賣時機,在趨勢明顯時收效很大,但如果碰上牛皮盤整的行情,所發出的信號頻繁而不準確。根據移動平均線原理所發展出來的MACD, 一則去掉移動平均線頻繁的假訊號缺陷,二則能確保移動平均線最大的戰果。
應 用
1. MACD金叉:DIF由下向上突破DEM,為買入信號。
2. MACD死叉:DIF由上向下突破DEM,為賣出信號。
3. MACD綠轉紅:MACD值由負變正,市場由空頭轉為多頭。
4. MACD紅轉綠:MACD值由正變負,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。
使用技巧
1. DIFF與DEA均為正值,即都在零軸線以上時,大勢屬多頭市場,DIFF向上突破DEA,可作買。
2. DIFF與DEA均為負值,即都在零軸線以下時,大勢屬空頭市場,DIFF向下跌破DEA,可作賣。
3. 當DEA線與K線趨勢發生背離時為反轉信號。
4. DEA在盤局時,失誤率較高,但如果配合RSI及KD,可以適當彌補缺憾。
5. 分析MACD柱形圖,由正變負時往往指示該賣,反之往往為買入信號。
參數說明
DIF參數-默認值:9 快速EMA參數-默認值:12 慢速EMA參數-默認值:26
簡單概述,具體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,同時結合個模擬盤去練練,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,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,里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,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,希望可以幫助到您,祝投資愉快!
MACD指標中白線(DIFF)從下方往上穿過黃線(DEA)時,是一種買入的信號,即金叉;即MACD指標中的白線(DIFF)從上往下穿過黃線(DEA)時,是一種賣出的信號,即死叉。在MACD指標的零軸下方,一般金叉比死叉更有參考價值;MACD指標的零軸上,一般死叉比金叉更有參考價值。
MACD指標經典用法:
1、順勢操作---金叉/死叉戰法
就是追漲殺跌,在多頭市場時金叉買入,在空頭市場時死叉賣出。
2、逆市操作---頂底背離戰法
就是逃頂抄底,在頂背離時賣空,在底背離時買多。

擴展資料
實戰技巧
由于網上炒股的快捷、便利、信息傳播快、輔助軟件分析等帶來的便利,使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更加偏愛于技術面的分析,在技術面指標中,KDJ和MACD被廣大投資者所運用。
大多數非專業投資者覺得,KDJ指標發出的買賣信號太過頻繁,出錯幾率較大,一般投資者往往不太適用這種判斷指標。相對于KDJ而言,MACD指標的使用相對要簡單且出錯幾率較小。特別是在判斷長期趨勢中,長周期K線的MACD指標準確率更高。
研究發現,如今,周K線MACD指標對中長線轉折的判斷的準確性較高,可以作為中長線投資者的首選參考指標。對于長期投資而言,利用這種方法炒股顯然比持有指數基金的投資方法強,對資產能做到更好的增值保值。
就周K線的MACD技術指標實戰研判做一分享,首先網上炒股分析軟件最好采用(12,26,9)參數進行周K線的分析,當MACD數值超過5且指標出現紅柱后的第二個星期開盤時買入,指標變成綠柱后的第二個星期開盤時賣出。
據統計:按照這種方法買賣操作,在MACD的周K線指標發出12次買賣信號中,其中8次有成功,僅4次失敗,成功率約為66.7%。統計結果推出:如果按照此種方法股票買賣操作9次,其中有6次成功,3次失敗,中和所得,相當于有3次絕對成功。只賺不賠,利潤再小,也不吃虧。
對于大多數非專業的投資者來說,MACD的周K線方法可以一試。它操作簡單、單一,學習起來也非常容易,在股票交易中作為買賣前的操作指南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買賣原則
1 VR下跌致40%以下時,市場極易形成底部。
2 VR值一般分布在150%左右最多,一旦越過250%市場極易產
生一段多頭行情。
3 VR超過350%以上,應有高檔危機意識,隨時注意反轉之可
能,可配合CR及PSY使用。
4 VR運用在尋找底部時比較可靠,確認頭部時,宜多配合其
他指標使用。
指標說明
VR實質為成交量的強弱指標,運用在過熱之市場及低迷的
盤局中,進一步辨認頭部及底部的形成,有相當的作用,VR和
PSY配合使用。
買賣原則
1 VR下跌致40%以下時,市場極易形成底部。
2 VR值一般分布在150%左右最多,一旦越過250%市場極易產
生一段多頭行情。
3 VR超過350%以上,應有高檔危機意識,隨時注意反轉之可
能,可配合CR及PSY使用。
4 VR運用在尋找底部時比較可靠,確認頭部時,宜多配合其
他指標使用。
我來幫TA回答